贾岛写的<< 题李凝幽居>>原诗是什么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12:39:10
是原诗,而不是全诗

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
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
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。
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

注释:
李凝:贾岛的友人,生平不详。

幽居:幽静雅致的居处。

邻并:一起居住的邻居。

分野色:分享原野上的景色。

移石:山顶云脚挪动,仿佛山石在移动。

幽期:幽雅的约定。

不负言:不违背约言。

赏析:
诗人的住宅幽远深旷,但他却很喜欢这里,因为这儿可以安静地思考,悠闲地品味着逃离世俗的超脱滋味。偶而来一位诗僧,披一身月色,奇文共赏,棋子闲敲,这样的生活让他觉得很满意,可以在闲适之中让自己疲惫的心灵得以休息,脱离尘嚣的纷扰,因为他毕竟是位诗人。

贾岛《题李凝幽居》

@ 闲居少邻并, 草径入荒园。
鸟宿池边树, 僧敲月下门。
过桥分野色, 移石动云根。
暂去还来此, 幽期不负言。

这诗以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一联著称。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。

首联“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”,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,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: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;近旁,亦无人家居住。淡淡两笔,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“幽”字,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。

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,是历来传诵的名句。“推敲”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:一天,贾岛骑在驴上,忽然得句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,初拟用“推”字,又思改为“敲”字,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,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,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。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,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,反而立马思之良久,对贾岛说:“作‘敲’字佳矣。”这样,两人竟做起朋友来。这两句诗,粗看有些费解。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?其实,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,用心之苦。正由于月光皎洁,万籁俱寂,因此老僧(或许即指作者)一阵轻微的敲门声,就惊动了宿鸟,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